当前位置:首页教育教学家庭教育问题详细

家长应该怎样教育有攀比心理的孩子呢?

发布人:湖北少年军校   发布时间:2019-12-25
  对孩子来说攀比、炫耀、争强好胜、以自我为中心,这些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种种“不健康”行为,当孩子出现以上几种心理,家长应该及时对孩子进行教育引导。
  攀比心可以说每个人多少都有点,大人是这样,孩子自然也不例外,现实生活中的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烦恼,有的孩子学会了和其他小朋友攀比心理后,他们更多的时候比衣服,比玩具,甚至有些时候还会比较谁花的钱比较多等。这个时候家长要适当的进行教育引导孩子的攀比心理。

  家长要以身作则,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:

  孩子小时候都是从模仿之中建立习惯,俗话说:大狗爬墙,小狗学样。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长的教育,儿童的成长是在你的身边开始的,你的一举一动都会给孩子留下深刻的影响,所以为人父母好的习惯要从自身做起,不要存在攀比的心理,时刻为孩子做表率,让他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、人生观。

  语言上不做比较:

  大多数的家长为了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,经常会对孩子说“你看你同学多聪明,你怎么那么笨呢?”,“人家邻居家的孩子考了100分,你才考这么点分数”。殊不知,这样的语言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,容易让孩子有一种挫败感,而且在无形中就形成了攀比的心理。

  家长要适度满足,不让孩子因匮乏而渴望:

  面对孩子的需求和要求,家长不能过度满足,纵容孩子形成攀比心理。同时,家长要掌握好一个度,对于孩子的正当需求,要适度地满足。如果孩子想要的总是得不到、渴望的总是无法企及,很多物品都没有拥有过,太多东西都没有体验过,那么孩子在心理上就会处于“匮乏”的状态。 一个需求匮乏的孩子,总是充满着渴望,总会羡慕和嫉妒别人——因为自己“没有”、“很少得到”。那,这样的一个孩子,反而更加容易盯着别人有的、更容易生出攀比心。他可能没有小伙伴有的那个东西,可是他一定会在其他方面找平衡、去攀比,争取能够压过对方。

  适当的进行“吃苦”教育:

  让孩子在条件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获得乐趣,这样孩子对物质条件的重视就会有所降低,不会过分的痴迷于物质上带来的满足感和安全感。这样也有助于孩子养成节俭、朴素、乐观的生活态度。

  日常中要以肯定为主:

  湖北少年军校说对于孩子的一些行为,家长是应该管教,但是要以鼓励和肯定为主。对于孩子做的正确的事应该及时的给予肯定,这样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,同时也能让孩子知道自己努力的方向。
标签:攀比心理少年军校
上一篇:家长应该怎样解决孩子的早恋的问题?
下一篇:孩子喜欢看电视玩游戏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?
免责申明: ①文章内容部分来自网络资源共享,如果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请及时致电删除。
②启德特训,一所由教育局监管指定的专门性教育学校,面向全国招收8-18周岁存在网瘾、厌学、叛逆、亲情冷漠、离家出走的问题青少年,咨询热线:400-0398-655.
相关资讯